代币化证券不属于稳定资产类别,因为它代表的是传统证券(如股票或债券)的数字化形式,这些基础资产的价值会随市场波动而变化,而非像稳定币那样锚定法币以维持价格恒定。
代币化证券是将现实世界资产(如股票、基金)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可交易的代币,这与稳定币的运行机制有本质区别:稳定币依赖发行方的信用承诺来保持价值稳定,通常锚定美元等法币;而代币化证券的价值直接挂钩于底层证券的市价波动,因此不具备内在稳定性。这种差异源于两者的设计目标——稳定币提供交易媒介的可靠性,代币化证券则侧重于资产的可分割性和流动性提升,但无法消除市场风险。
在稳定性风险方面,代币化证券面临显著的波动性挑战,因为它受制于传统金融市场的起伏,如股票价格变动或经济周期影响,这可能导致投资者面临不可预测的损失;稳定币虽提供短期稳定性,却依赖发行方的偿付能力,一旦出现挤兑或监管问题,同样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代币化证券可能从传统IPO市场分流资金,创造新的流动性池,但这也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尤其在监管框架尚未完善时,容易放大波动幅度。
尽管代币化证券在投资者保护机制上优于稳定币——例如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结构确保代币持有人对基础资产拥有优先受偿权,避免无担保债务风险——但这并未转化为价值稳定性。香港近期推出的计息代币化证券(如GFToken)虽引入每日计息和链上托管功能,但计息机制仍依赖账户体系内部结算,而非实时链上兑付,这意味着收益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无法保证恒定回报;代币化证券的流通受严格合规约束,如仅限于专业投资者,进一步限制了其作为稳定工具的适用性。
流动性方面,代币化证券在二级市场的发展滞后于稳定币,后者凭借全球法币出入金网络建立了深厚流动性;代币化证券虽支持全天候交易,但当前流动性水平远未达到传统证券市场标准,这放大了价格波动风险,尤其在市场压力时期。新兴平台如Ondo Global Markets虽推动代币化资产交易,却难以复制稳定币的即时赎回特性,导致投资者在急需变现时可能遭遇滑点或延迟,加剧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