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的关键工具,已成为各国布局数字经济的战略焦点。中国的稳定币发展路径独具特色,既遵循严格的金融监管框架,又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形成了以国家主权数字货币为核心、香港特区试点为补充的双轨制格局。
中国内地唯一官方认可的稳定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e-CNY),其本质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化形式,由国家信用背书,具备无限法偿性。数字人民币不依赖抵押资产或算法调节,而是完全由央行管控发行和流通体系,构建安全可控的数字支付生态。内地法律明确禁止任何私人机构发行锚定法币的稳定币,相关行为被视为非法金融活动,这一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货币主权的严格维护。
香港在稳定币领域采取了更为开放的监管策略。2025年8月正式实施的稳定币条例建立了全球首个法币稳定币全链条监管框架,允许持牌机构发行锚定港元、美元或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香港金管局通过沙盒机制推动合规测试,京东、蚂蚁等科技企业已参与其中,探索跨境支付、零售结算等应用场景。这一试点既为国际资本提供了衔接中国市场的通道,也为未来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互联积累了经验。
中国的稳定币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国家主导的区块链网络。多个由国家队开发的分布式账本平台成为潜在技术底座,兼顾安全性与效率需求。这些系统在设计上强调监管友好性,支持实时交易追踪和风险防控,与西方主流稳定币依托的公链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技术路线的选择,既确保了金融稳定性,也为主权数字货币的全球化应用奠定了基础。